時下,運動健身已蔚然成風,有關專家提醒人們,運動時出現的許多身體不適癥狀,應當引起高度重視:
1.運動時心率不增:
人在運動時心跳會加快
運動量越大,心跳越快,如果運動時心率增加不明顯,則可能是心臟病的早期信號,預示著今后有心絞痛、心肌梗死和猝死的危險。
2.運動中出現心絞痛:
運動時會使心肌負荷增加,使心肌耗氧量增多。特別是一些伴有不同程度血管硬化的中老年人,在運動時會使心臟發(fā)生相對供血不足,從而導致冠狀動脈痙攣而產生心絞痛。遇到這種情況時要及時中止運動,經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后,心絞痛一般即可消失。
3.運動中出現頭痛:
少數心臟病患者在發(fā)病時不感到胸部有異常,但在運動時會頭痛。多數人只以為自己沒有休息好或得了感冒。因此,提醒那些參加運動的朋友,如果在運動中感到頭痛,應盡早去醫(yī)院做檢查。
4.運動中出現腹脹痛:
在運動過程中,突然出現腹部脹痛,多因大量出汗丟失水分和鹽分所致腹直肌痙攣。發(fā)勝腹痛時應平臥休息做腹式呼吸20-30次,同時輕輕按摩腹直肌5分鐘左右,即可止痛。在運動中出汗過多時,及時補充鹽水200-300毫升是預防的關鍵。
5.運動時出現腹絞痛:
上腹絞痛多見于游泳時水溫過低、準備活動不充分、運動量過大等的胃痙攣。此時可做上腹部熱敷20—30分鐘,用手按壓內關與足三里穴各3—5分鐘,要預防胃痙攣的發(fā)生,運動前應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,忌過飽,忌食豆類及地瓜、土豆等食品,少食冷飲。運動時臍部周圍或下腹部鈍痛、脹痛,多數是腸痙攣。此時只要停止運動疼痛即可減輕。用手按揉雙側合股穴,每穴5分鐘,或用熱水敷臍區(qū)10-20分鐘,亦可止痛。為防止腸痙攣的發(fā)生,在運動前應做好充分準備活動,忌進食生冷食品。